从前,有个财主,他雇了一个专门碾米的长工。这个长工从年轻时就在他家,一直劳作到老,直到老得碾不动米时,老财主就叫他去看管家族祠堂。还说念他孤老,这里只供安身,吃饭问题要他自己解决。可怜老长工只得白天外出乞讨,夜晚回来在祠堂里影宿。辛劳一辈子,血汗被榨光了,竟受到财主的如此对待。过去老长工碾米用的石白
明朝中后期,有一位王爷,生了个儿子,这王爷儿子多,少数也有十来个,所以,后来妻妾们生的儿子,他都不在意了。王爷的一位小妾,生了个儿子,这小王爷同样不受老王爷的重视,所谓母凭子贵,儿子不重要,母亲也不重要了。因此,小妾每每嫉妒那些姐姐(王爷的妻子以及早于她的小妾),恨得牙根痒痒。小妾的这种性格,影响到
唐代襄阳地区,有个木匠,叫并华,刚二十岁,是个孤儿。他自幼丧父,十二岁母亲又去世,这些年他靠着跟师父学手艺,养活自己,生活不容易。并华在木工这方面,并不算有天分,只能说老实勤奋,爱问好学,因此学满五年,他的手艺已经很高了,做什么都不错。师父很欣慰,叫他去别处做木匠,自立门户,不要在当地做事情。师父之
明朝嘉靖年间,苏州府有一个叫苏老三的赌徒,祖上留下的千金家产被他输了个精光,最后搜得几样物件,卖得十两银子,他也准备拿去孤注一掷。路过集市的时候,遇着一个游方道士在出售仙方,也不叫卖,只在桌上放着一个牌子,上面写道:“无敌仙方,绝世妙法,十两一封,绝不二价。”后面还有一排小字写道:“切记,此方不许当
明朝末年,荆州城外几十里处,村子中有一户人家,依靠着大山而住。这家有一对夫妻,丈夫姓许,叫他许老汉吧。许老汉和妻子生了三个儿子,分别叫许大郎,许二郎和许三郎。古人虽然常说要生儿子续香火,但实际上,大家还是想多生子女,最起码也得儿女双全。这许老汉有了三个儿子,自然开心,但有了儿子,难免想要女儿。等啊等
以下故事,出自清代解鉴《烟雨楼续聊斋志异》,翻译时稍有改动。文中插图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烦请告知删除。闽中地区,一向有很多猿猴。这些猿猴喜欢模仿,颇通人性,有时候甚至还经常做些奇怪的举动,令人费解。比如到了晚上,月亮很明亮的时候,这些猿猴常常会望着月亮,发出吟啸之声。月圆之夜,一些壮猿、老猿则会排成
明朝时期,衡州王家村有个姓刘的寡妇,她是前不久刚搬到村子里的。刘氏生得貌美,来到村里后,有很多小伙向她求亲,但她统统拒绝了,一个人过着孤苦无依的独居生活。村西头有个瓜田,瓜田的主人是个姓申的老汉,他慈眉善目,每天总是乐呵呵的,村民们都很喜欢他。夏天的晚上,蛐蛐叫得人心烦,申老汉守在瓜棚里,呼噜打得震
城南卖豆腐的老汉张驴儿又端着一块儿豆腐,一瘸一拐地来到县衙。他对门上的人说要见老爷,门上人一听,也不去通报,只是对张驴儿一笑,道:“里边儿请,您呐!”张驴儿也不客气,径直就走向了县太爷李大人的书房。李大人见张驴儿来了,很是热情:“老张,你身子骨不好,就不要亲自送豆腐来了。再说,前天送来的还没有吃完呢
宋朝时期,应天府有一对兄弟,可谓是同父同母不同命,哥哥刘文成家后日子越过越好,成了地方首富,故而人称外号刘万财,美中不足的是成婚多年,一直没生个一儿半女。弟弟叫刘武,娶了孟家的女儿孟三娘为妻,三娘漂亮娴熟,二人育有一女,日子虽然过得贫寒,但也算幸福,嫂子宝娟心地善良,时常会接济一些钱财给二人。一年一
南宋年间,金国四狼主金兀术兵进中原,在朱仙镇受到岳家军的抵抗。兀术连连失利,便从金国调来义子陆文龙助战。这陆文龙年方十六岁,身长九尺,气宇轩昂,武艺出众。他赶到金营,兀术大喜,便令他出战。陆文龙手持双枪,来到宋营前挑战。岳飞闻报,就令呼天保、呼天庆出马迎敌。二将来到阵前,呼天保拍马舞刀,直取陆文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