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子卖豆花,见阿婆可怜送她一碗。阿婆说回家后别喝酒
作者:风骨故事会 时间:2025-05-01 13:43:42
"豆花来嘞——热乎的杏仁茶豆花!"李二推着独轮车转过胡同口,车辕上挂的铜铃铛叮当响。中秋节的月亮已经爬上老槐树梢,青石板路上撒着银箔似的月光。他哈着白气吆喝,棉袄袖肘上磨出的棉絮在风里飘,活似老学究下巴上的白胡子。
拐过城隍庙后墙,忽见着个佝偻影子蹲在拴马桩旁。李二捏住车闸,车轮在青苔上滑出半尺印子。"阿婆?这大冷天怎的蹲在这儿?"
老妇人裹着补丁摞补丁的靛蓝头巾,抬头时脸上沟壑里积着霜。"后生仔……可有余粮?"喉头颤得像风中的枯叶。李二瞅她袖口露出的手腕细得硌人,心头蓦地想起去年冻死在土地庙前的王寡妇。
"等着!"他掀开木桶盖,热雾腾起模糊了眉眼。舀豆花时多淋了勺桂花蜜,黄铜勺碰着瓷碗叮的一声。"您趁热。"
老妇人捧着碗的手青筋暴起,忽然压低嗓子:"后生,今夜回家甭喝酒。"说完埋头吞豆花,喉结滚动得急,活像咽下滚烫的炭火。
李二摸不着头脑,正要搭话,再抬头只剩个空碗搁在青石板上。夜风卷着枯叶打旋儿,远处传来梆子声,已交三更。
"当家的!"李二媳妇挎着竹篮迎出来,篮里新蒸的枣馍还冒着热气。"今儿怎的回来这般早?"
李二把铜壶往桌上一墩,酒葫芦晃荡出琥珀色液体。"碰着个讨饭的婆子……"话没说完,鼻尖已凑近酒葫芦。媳妇忽地伸手拦住:"昨儿郎中不是说让你戒酒?"
"嗐,就抿一口。"李二说着已拔开塞子,酒香混着豆腥在屋里漫开。媳妇叹着气去灶房端菜,没留意他灌下三大口,酒葫芦眼见着瘪下去半截。
油灯爆了个灯花,墙上影子突然扭动起来。李二眯眼盯着影子,分明看见自己举着酒葫芦的手多出了六根手指。他猛地甩头,影子又恢复正常。窗外老槐树沙沙作响,树冠投下的影子在窗纸上晃成鬼魅模样。
"当家的快来瞧!"媳妇惊惶地举着铜镜。镜中李二的脸泛着青,眼窝深得能搁铜钱,更骇人的是右腮竟浮着块红斑,形似半张人脸。
对门张大爷家传来摔盆砸碗的动静。李二媳妇隔着墙喊:"张叔又犯病啦?"
"作孽哟!"张大妈带着哭腔,"自打上月从南边回来,整夜说胡话,非说老槐树要索命……"
李二心里咯噔一声。上月张大爷去南方贩茶,回来时棉袍上沾着腥气,说是撞见白事队伍让了道。打那后他总在槐树底下烧黄纸,昨儿还瞧见他在树根处埋了个红布包。
后半夜李二被尿憋醒,隔着窗纸见张大爷举着火把往槐树去。月光下火把忽明忽暗,老人佝偻的背影像极了讨饭阿婆。李二披衣跟出去,刚转到树后,火把"啪"地灭了。
"谁在那儿?"张大爷声音发颤。李二刚要应声,忽然瞥见树根处露出半截红布,上面用朱砂画着扭曲的符咒。冷风吹过,红布下竟露出截人手指,指甲盖还涂着凤仙花汁。
李二踉跄着逃回家,酒葫芦早不知丢在何处。媳妇举着油灯守在被窝,见他脸色煞白忙问端的。李二哆嗦着说不出话,忽然瞥见床头铜镜蒙着层水雾,雾中竟映出个穿靛蓝头巾的老妇,正对镜梳头!
"阿婆?"李二媳妇尖叫着打翻油灯。火苗窜上蚊帐,火舌舔着房梁。李二抄起脸盆舀水,却见水盆里自己的倒影在狞笑,嘴角裂到耳根。
"快泼!"媳妇推着发愣的李二。水泼出去的刹那,火势突然转向,竟追着张大爷家的方向烧去。李二望着冲天火光,突然想起阿婆说的"回家别喝酒",酒劲上涌眼前发黑,最后看见的是老槐树在火中舒展枝条,树冠化作无数枯手伸向月亮。
晨雾未散,李二被敲锣声惊醒。街坊们围着老槐树指指点点,树身上赫然嵌着半截酒葫芦,葫芦口还滴着黑血。张大爷跪在树根前磕头如捣蒜,布包里的符咒早化作灰烬。
"是李二家的火救了咱!"人群里有人喊。李二挤到前头,见树洞里躺着个焦黑物事,形似蜷缩的婴孩。张大爷突然扑来揪他衣领:"你在南边杀了人是不是?那婴孩的鬼魂附在槐树里……"
李二脑袋嗡的一声。去年贩茶时借宿荒庙,确实在供桌下发现过死婴。当时为掩人耳目,他……
"都住手!"拄拐杖的老妇人从雾中走来,靛蓝头巾上凝着霜花。她指着树洞:"五十年前,张家的先祖在这里活埋了私生女。槐树吸了怨气成精,每逢月圆便要找替死鬼。"
张大爷瘫坐在地,李二想起昨夜镜中红斑,酒葫芦里的黑血,忽然明白阿婆为何拦他喝酒。槐树妖怕的是人身上的正气,酒能乱性,正气一散便成了砧板上的肉。
老妇人从袖中掏出桃木剑,剑身刻着北斗七星。槐树精在树洞里发出婴儿啼哭,枝干突然暴长,枯枝如鬼爪抓向人群。李二抄起扁担横扫,张大爷举着铁锹乱砍,众人齐心协力将妖树砍倒时,日头刚爬上东墙。
树心里蜷着具小小骷髅,头骨上插着生锈的银簪。张大爷老泪纵横,捧起草席要重新安葬妹妹。李二望着染血的扁担,想起昨夜阿婆说的"酒能乱性",浑身冷汗把棉袄浸得透湿。
老妇人临行前塞给李二一包雄黄:"往后见着穿蓝布衫的老太太多行善,她们都是当年没保住孩子的苦命人。"话音未落,人已消失在晨雾中,只留下满地霜花和半截红头绳。
"豆花来嘞——热乎的杏仁茶豆花!"李二推着独轮车转过胡同口,车辕上挂的铜铃铛叮当响。中秋节的月亮已经爬上老槐树梢,青石板路上撒着银箔似的月光。他哈着白气吆喝,棉袄袖肘上磨出的棉絮在风里飘,活似老学究下巴上的白胡子。
拐过城隍庙后墙,忽见着个佝偻影子蹲在拴马桩旁。李二捏住车闸,车轮在青苔上滑出半尺印子。"阿婆?这大冷天怎的蹲在这儿?"
老妇人裹着补丁摞补丁的靛蓝头巾,抬头时脸上沟壑里积着霜。"后生仔……可有余粮?"喉头颤得像风中的枯叶。李二瞅她袖口露出的手腕细得硌人,心头蓦地想起去年冻死在土地庙前的王寡妇。
"等着!"他掀开木桶盖,热雾腾起模糊了眉眼。舀豆花时多淋了勺桂花蜜,黄铜勺碰着瓷碗叮的一声。"您趁热。"
老妇人捧着碗的手青筋暴起,忽然压低嗓子:"后生,今夜回家甭喝酒。"说完埋头吞豆花,喉结滚动得急,活像咽下滚烫的炭火。
李二摸不着头脑,正要搭话,再抬头只剩个空碗搁在青石板上。夜风卷着枯叶打旋儿,远处传来梆子声,已交三更。
"当家的!"李二媳妇挎着竹篮迎出来,篮里新蒸的枣馍还冒着热气。"今儿怎的回来这般早?"
李二把铜壶往桌上一墩,酒葫芦晃荡出琥珀色液体。"碰着个讨饭的婆子……"话没说完,鼻尖已凑近酒葫芦。媳妇忽地伸手拦住:"昨儿郎中不是说让你戒酒?"
"嗐,就抿一口。"李二说着已拔开塞子,酒香混着豆腥在屋里漫开。媳妇叹着气去灶房端菜,没留意他灌下三大口,酒葫芦眼见着瘪下去半截。
油灯爆了个灯花,墙上影子突然扭动起来。李二眯眼盯着影子,分明看见自己举着酒葫芦的手多出了六根手指。他猛地甩头,影子又恢复正常。窗外老槐树沙沙作响,树冠投下的影子在窗纸上晃成鬼魅模样。
"当家的快来瞧!"媳妇惊惶地举着铜镜。镜中李二的脸泛着青,眼窝深得能搁铜钱,更骇人的是右腮竟浮着块红斑,形似半张人脸。
对门张大爷家传来摔盆砸碗的动静。李二媳妇隔着墙喊:"张叔又犯病啦?"
"作孽哟!"张大妈带着哭腔,"自打上月从南边回来,整夜说胡话,非说老槐树要索命……"
李二心里咯噔一声。上月张大爷去南方贩茶,回来时棉袍上沾着腥气,说是撞见白事队伍让了道。打那后他总在槐树底下烧黄纸,昨儿还瞧见他在树根处埋了个红布包。
后半夜李二被尿憋醒,隔着窗纸见张大爷举着火把往槐树去。月光下火把忽明忽暗,老人佝偻的背影像极了讨饭阿婆。李二披衣跟出去,刚转到树后,火把"啪"地灭了。
"谁在那儿?"张大爷声音发颤。李二刚要应声,忽然瞥见树根处露出半截红布,上面用朱砂画着扭曲的符咒。冷风吹过,红布下竟露出截人手指,指甲盖还涂着凤仙花汁。
李二踉跄着逃回家,酒葫芦早不知丢在何处。媳妇举着油灯守在被窝,见他脸色煞白忙问端的。李二哆嗦着说不出话,忽然瞥见床头铜镜蒙着层水雾,雾中竟映出个穿靛蓝头巾的老妇,正对镜梳头!
"阿婆?"李二媳妇尖叫着打翻油灯。火苗窜上蚊帐,火舌舔着房梁。李二抄起脸盆舀水,却见水盆里自己的倒影在狞笑,嘴角裂到耳根。
"快泼!"媳妇推着发愣的李二。水泼出去的刹那,火势突然转向,竟追着张大爷家的方向烧去。李二望着冲天火光,突然想起阿婆说的"回家别喝酒",酒劲上涌眼前发黑,最后看见的是老槐树在火中舒展枝条,树冠化作无数枯手伸向月亮。
晨雾未散,李二被敲锣声惊醒。街坊们围着老槐树指指点点,树身上赫然嵌着半截酒葫芦,葫芦口还滴着黑血。张大爷跪在树根前磕头如捣蒜,布包里的符咒早化作灰烬。
"是李二家的火救了咱!"人群里有人喊。李二挤到前头,见树洞里躺着个焦黑物事,形似蜷缩的婴孩。张大爷突然扑来揪他衣领:"你在南边杀了人是不是?那婴孩的鬼魂附在槐树里……"
李二脑袋嗡的一声。去年贩茶时借宿荒庙,确实在供桌下发现过死婴。当时为掩人耳目,他……
"都住手!"拄拐杖的老妇人从雾中走来,靛蓝头巾上凝着霜花。她指着树洞:"五十年前,张家的先祖在这里活埋了私生女。槐树吸了怨气成精,每逢月圆便要找替死鬼。"
张大爷瘫坐在地,李二想起昨夜镜中红斑,酒葫芦里的黑血,忽然明白阿婆为何拦他喝酒。槐树妖怕的是人身上的正气,酒能乱性,正气一散便成了砧板上的肉。
老妇人从袖中掏出桃木剑,剑身刻着北斗七星。槐树精在树洞里发出婴儿啼哭,枝干突然暴长,枯枝如鬼爪抓向人群。李二抄起扁担横扫,张大爷举着铁锹乱砍,众人齐心协力将妖树砍倒时,日头刚爬上东墙。
树心里蜷着具小小骷髅,头骨上插着生锈的银簪。张大爷老泪纵横,捧起草席要重新安葬妹妹。李二望着染血的扁担,想起昨夜阿婆说的"酒能乱性",浑身冷汗把棉袄浸得透湿。
老妇人临行前塞给李二一包雄黄:"往后见着穿蓝布衫的老太太多行善,她们都是当年没保住孩子的苦命人。"话音未落,人已消失在晨雾中,只留下满地霜花和半截红头绳。
李二攥着红头绳回家,见媳妇正在灶前熬豆花。晨光从窗棂斜切进来,照得案板上新磨的黄豆泛着金光。他忽然想起阿婆说"人间烟火最克妖邪",把红头绳系在扁担上,从今往后,这卖豆花的营生怕是要当传家宝了。